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 >> 技术天地 >> MRO技术文章 >> 正文
三层模型在电力综合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0

包括数据的获取、修改、更新以及数据相关服务等。

  三层开发模式应用系统实现了对角户界面、业务逻辑规则、数据服务的逻辑分离和独立封装,符合分布式模型应用的要求。存在于三层开发模式中的各种服务强调的是概念意义

  上的逻辑结构,而不是组件部署位置上的物理结构,允许提供服务的组件在物理位置上驻留在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服务对象都可以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激活其它的服务对象,服务

  对象可以根据它们在三层开发模式中的对应位置确定其对象应具有的服务功能。三层结构也并不意味着在实际应用中只存在这三个相互作用的提供服务的对象,相反,有可能系统中多个对象的相互作用才意味着提供某一层的服务。

  3.3 基于组件对象的三层开发模式的优点

  与传统的集中应用程序开发方法相比,基于组件对象的三层开发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业务规则的封装。可以在用户需求变化的情况下对局部的组件对象加以改进,使需求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比较小。

  (2)版本管理和更新方便。在用户需求变化和对象版本升级时,采用组件对象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版本冲突的管理和保持向下的兼容性,并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下载新版本组件对象,得到新增的功能。

  (3)部署最优化。因为组件对象可以部署在网络上,从而可以取得效率、性能、安全和维护上的最优化。可以将一个应用程序的某些组件驻留在中央数据库服务器上,某些部署在部门性的“业务”服务器上,另外的部分驻留在对用户最方便的服务器上,甚至就驻留在最终用户的客户机上。在设计功能强大、需要良好协调的若干应用程序时,开发人员可以根据网络以及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进行部署。组件的实际位置对最终用户是透明的。

  (4)可管理性。可以将大型复杂的工程细分为简单、安全的组件工程。

  (5)提高重用效率。组件的使用者只需要理解向他们公开的接口,而不需要知道组件的内部结构和组件使用的数据。这样就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开发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应用程序。这也有助于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兼容性和业务完整性。

  3.4 系统的总体结构

  电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达到的目标是在供电局内部网中,实现基于浏览器方式的电力数据查询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