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 >> 技术天地 >> MRO技术文章 >> 正文
认真选择保护方式发挥漏电保护作用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0

在夏天高温时箱体内的温度可达到60℃以上。但箱体中所选用的各种低压电器均是按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设计的,现在它们在超标准环境下运行,就会引起误动作,甚至原来很少跳闸的线路也会增加动作次数。

  2.4 网改的保护方式未作论证导致的越级跳闸

  农网改造中要求对低压电网安装分路的首端和用户末端保护。但如何实施首、末端保护的相互配合、选用何种型号的保护器等未作论证,仍按80年代的方式实施保护,就引起了漏电保护越级跳闸、停电次数增加的严重弊端。使对电器有依赖性和迫切要求的农民,自家花了钱参与网改又要受停电之苦深为不满并意见纷纷。因此必须加强漏电保护选择性以避免越级跳闸减少停电次数。

  2.5 网改后发生触电死亡事故的严重性

  随着网改结束,低压电网资产权变更,对漏电保护的安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旦保护失灵发生触电死亡事故,用户要求索赔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供电部门还要化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处理这种事故。

  因此,在农网改造中很有必要对漏电保护的选择性、触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农村供电的可靠性尽早进行统筹考虑、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

  3 对漏电保护方式的意见

  3.1 确保供电可靠性的根本办法是分级保护

  目前电网电量充裕,农网改造后将激励广大农民多用电,用好电。供电企业应在确保农电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事故停电范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用具有选择性动作的分级保护方式。

  实施分级保护,应根据配变容量和分路出线的负荷来确定。笔者认为凡配变容量在100kVA以上有两条或3条配电线路,其中负荷较大的分路出线可以采用三级保护,在80kVA以下的有两条或3条配电线路则采用二级保护。

  3.1.1 三级保护的保护器参数选择

  三级保护应以末端保护(即第3级保护)为选择的基本参数,即家用漏电开关参数: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30mA,漏电保护器的分断时间Tn≤0.1s。装在去自然村负荷较大分路的保护称之第2级保护,其参数应选用:IΔn=60~100mA,Tn≤0.3s;装在电源端的总保护称之为第1级保护,参数应选用:IΔn=200~300mA,动作时间Tn≤0.5s。

  3.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