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中纪委专案组的人士称,郑筱萸因其前任秘书曹文庄受审期间举报而案发。这一消息已从国家药监局办公室获得证实。
郑筱萸1944年12月生,福建福州市人,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在浙江杭州有着23年的制药业从业经历。郑筱萸于1994年担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1998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出任国家药监局第一任局长。
郑筱萸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入选首届全国医药行业优秀企业家。据熟知其人者称,郑平时亦爱好书法、音乐。在药监系统内部,郑筱萸的口碑可谓褒贬参半。因其长于“铁腕式”行政作风,任期内曾致力于推行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制度,后来却被同行笑称为“形象工程”。尤其是2006年以来,“齐二药”、“奥美定”、“欣弗”等重大医疗事件接踵发生,药品审批、注册及医疗器械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随之显山露水。
2005年6月22日,年满60岁的郑筱萸被免去国家药监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此后,郑担任中国科协旗下的中国药学会的理事长。
仅半个月后,7月8日,国家药监局原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因涉嫌受贿被刑拘;2006年1月12日,国家药监局原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被立案调查,一同“落马”的还有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卢爱英、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国荣。
58岁的郝和平和44岁的曹文庄都先后担任过郑筱萸的秘书。1998年3月国家药监局组建之初,郝和平任医疗器械司司长,曹文庄任人事劳动司司长兼局办公室主任,两人被视为郑筱萸的“左膀右臂”。郝和平一案由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直接负责侦察,未经纪检部门的“双规”程序。
2006年11月28日,郝和平因受贿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法院认定他收受四家医疗器械公司给予的价值80余万元的款物。
新闻背景——多事的北京西直门
很多北京司机都知道,西直门桥是北京最难走的桥之一,由于设计错误,很多时候开车过桥就像进入迷宫一样,没有超常的智慧,几乎难以由此脱身。所以有人说,应该在桥边挂一沙发,让桥的设计者欣赏司机们是如何被玩弄鼓掌之间的。
尽管地形很复杂,但是很多制药企业或者医疗单位依然能很熟练地在此“坡起”、下桥、钻洞、绕弯……因为能决定他们生死的两个重要部门都集中在这里——西直门桥的西南角就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再往南一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现代传染病肆虐的时候,这两个部门就很容易地被推向历史的前台。2003年4月,“非典”横行,卫生部换了部长,张文康被免职。当时人们每天密切注意卫生部发布的因为“非典”不幸死亡的人数。很多人也就第一次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所在的位置。眼下,禽流感仍未消停,卫生部不时发布的关于禽流感疫情的数据还是很多人必看的信息。
紧挨卫生部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一年来也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2005年6月,原局长郑筱萸被免去局长职务,邵明立为新局长。在这看似正常的人事变动之后十多天,药监局再爆新闻:7月8日,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刑拘。
此音未消,又来一炮。2006年1月12日,药品注册司司长、中国药学会秘书长曹文庄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带走。同时被带走的还有药品注册司助理巡视员、注册司化药处原处长卢爱英、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原副所长王国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人在这个春节都变得紧张起来。有内部人士称,很多人都没过好这个春节,因为太敏感,还“不由自主”地推掉了跟企业有关的应酬。谈话也变得小心谨慎,“事情发生太快了,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对于药监局高官连番出事,外界至今议论未息。有医药界人士偏激地说,“就是这些人把中国的医疗市场搞乱的”。有学者表示,看来中央政府要对药监局动大手术了。
国家药监局这个跟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正在蒙羞,而且还面临一场不可预测的反腐风暴。坊间人士说,药监局是老百姓的“药门”,门内高官频频被拘,“药门”不得不变革。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
- 上一篇仪器仪表行业新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评估、成果评审、新产品鉴定工作条例
- 下一篇仪器仪表行业新闻: 发改委:国产重大技术装备设备将获税收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