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 >> 仪器仪表行业新闻 >> MRO仪器行业新闻 >> 正文
手抖补偿技术(完):瞄准相机的最高峰(下)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行业新闻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2

手抖补偿技术(完):瞄准相机的最高峰(下)

    随着开发日益取得进展,参与合作的伙伴不断增加,涵盖多个领域的技术人员协作关系也逐步加深。

名副其实的集大成之作

配备手抖补偿功能的薄型袖珍机“DMC-FX7” (点击放大)
  在镜筒的薄型化方面,为了解决将全长控制在20mm的难题,所有的环节都重新做了修改。每个镜头都以厚度减少数μm为目标进行了再设计,摄像元件方面,则重新开发了封装外壳,借此使元件的厚度减少了1mm。另外,还采取了取消防止云纹(Moire)的光学元件这一大胆措施。防止云纹功能通过拍摄后的数字信号处理来实现。他们采取的是此处削减数十μm,彼处削减数十μm,合在一起厚度减少了0.1mm的“蚂蚁啃骨头”的方法。

  手抖补偿技术也取得了进步。以山根洋介为代表的新战斗力加入到开发团队中,开始进行提高手抖补偿效果的改进。提高高频分量手抖补偿效果的改进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手抖的频率会根据握持相机的方式而有所不同,但此前是以7Hz为标准进行补偿。此次对此进行了变更,采纳了无论传来哪种频率的手抖信号,都能根据这些不同情况来匹配相位、并对图像进行补偿的机制。

  由于在设计阶段制定了较高的目标,因此在制造阶段的许多环节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要么导致成品率下降,要么是加大了工艺上的负担。机型负责人的坂口隆、以及统管技术开发的友石启介等人,亲自到工厂里,一件件地指导应对措施,身先士卒地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大家也将此前积累起来的各种技术经验投入到了开发工作中。比如最大程度地将镜头造得很薄、但同时又不降低制造成品率的成型技术;输出并传导所需最低限度的扭矩的机构设计等,从镜头到手抖补偿机构、电子部件及半导体,所有技术人员都竭尽了全力。这是因为他们都拥有实现配备手抖补偿技术的薄型袖珍机这一共同的目标。

 

  终于,一款名副其实堪称集大成之作的产品瓜熟蒂落。2004年8月27日,薄型袖珍机“DMC-FX7”摆上了店面。推出之后,该机型很快跃居日本国内销售排行榜的首位。其卖点包括:最薄处约为19.9mm的超薄壳体、2.5英寸的大液晶画面、手抖补偿技术……该产品的畅销证明松下在细节上的追求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以此为契机,松下电器产业的数码相机业务所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用户及竞争对手的评价开始变好。不仅是认知度,对产品的信任感也陡然提高。
 “手抖补偿技术,真的是必不可少吗?”……曾几何时,手抖补偿技术曾被技术人员如此这般地质疑过。将该技术应用到产品上时,可以说每次都要碰到类似的议论。特别是光学式手抖补偿技术,不仅机构部分的尺寸增大,部件成本也大大增长。能获得与之相应的价值吗,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怀疑。

  然而,现在已经没有人对手抖补偿技术的必要性表示怀疑。从摄像机、数码相机的高倍率变焦机、到薄型袖珍机。松下电器产业逐步拓展手抖补偿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不断提高该技术的存在意义。
  对手也开始奋起直追。松下电器产业在薄型袖珍机上采用手抖补偿技术以后,在数码相机上采用手抖补偿技术的举措在各厂商全面展开。2005年索尼采用了该技术,到2006年,尼康及佳能分别发布了采用光学式手抖补偿技术的产品。目前,不仅是光学式,Image Sensor Shift方式及电子式等多种手抖补偿技术也开始拓展市场。

  松下电器产业没有止步不前,目前仍在开发之路上一步步奋力前行。2006年4月,该公司投产了在厚度约为40.2mm的超薄机身内配备光学10倍变焦功能的薄型袖珍机“DMC-TZ1”。该产品是迄今为止积累起来的光学技术的结晶。该产品中组装了伸缩式光学系统,该系统借助棱镜来改变光路方向的弯曲光学系统及镜筒压缩后,嵌入到机身内。

20年开发历程

持续了长达20年的镜筒小型化开发(点击放大)
  目前,松下电器产业正在尝试挑战相机领域的最高峰。即:涉足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在2006年2月举办的相机综合展会“PMA 2006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Trade Show”上,松下电器产业公布了正在与奥林巴斯联手开发的数码单反相机。该相机提供莱卡品牌的可更换镜头,当然也配备了光学式手抖补偿功能。

 

  松下电器产业打算将这种数码单反相机作为该公司数码相机品牌“LUMIX”的系列产品进行推销。LUMIX由意味着光的“Lumi”和意味着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Mix”组合而成。这个名字蕴含着工程师们内心的愿望。光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融会贯通,才是我们应走的道路……。以手抖补偿技术为代表,LUMIX正是借助机械技术及电子技术这两条臂膀的支持才结出的丰硕成果。   松下电器产业的手抖补偿技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一位研究人员的一闪念。大嶋光昭于1982年到夏威夷旅行,产生了有关手抖补偿技术的基本构思。在异国他乡的创意由以林孝行为代表的工程师们接过接力棒,使技术就能一步成熟,并不断提高了产品的完成度,从而拓展了技术的应用范围。今后,技术人员追求技术的步伐也永远不会停止。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