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 >> 仪器仪表行业新闻 >> MRO仪器行业新闻 >> 正文
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研发战略的抉择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行业新闻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24

日本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研发战略的抉择

    日本车企这几年在中国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规模化生产所带来的总产量、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检验指标的迅速蹿升彰显了日本车企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与能力。但是一些长期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例如,这些企业的在华设计能力与其规模并不相衬。首先,几乎没有日本车企在中国设有独资研发中心;其次,合资企业中的“研发”,主要是引进、消化日本母公司已有车型,重点在于如何使之能够在中国合资企业内按相同标准量产。

日企的困惑与顾虑

  如果将日本车企在华研发能力的不足简单归结为日本企业反应迟钝或者不够重视,却有失偏颇。关于如何在中国开展研发业务的战略,日本车企确实有很多顾虑。

  首先,在全球各地建立独立研发基地的设想与日企原有的系统有较大冲突。以精益生产闻名的丰田为例,其企业文化就是注重现场,并保证不论世界任何地方生产的汽车都是按照其精心研究的生产模式来生产的稳定可靠产品。这种管理模式贯穿于该企业的所有方面,任何变更,在没有经过其系统严格验证之前,就被投入局部生产中,都将被认为是可能存在很大隐患的行为而严格禁止。而各地的生产基地未必有能力进行验证,或者不同地方的重复验证势必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这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要在中国设立有自主研发权、采购权的中心,必然和母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出现矛盾,这在日本企业里或许意味着一场革命。

  其次,如何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不会流失,也是日本车企非常担心的问题。在华日企里中国汽车设计工程师的流动,必然意味着“让他知道多少,竞争对手就知道多少”的现实。许多汽车技术中的窍门、专利和技巧,其实并不难仿制。一些日本企业通过长期研究和实验掌握的用以保持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一旦泄密,很短时间就可以被竞争对手完全掌握并复制。在日本,不仅有非常详细精准的保障知识产权的法规和企业间的保密协议,而且日系车企间的合作多于竞争,且日本员工更愿意长期为同一企业服务。

  最近几年,欧美企业不断就商业机密流失与中国企业发生法律纠纷,更让视技术为生命的日本车企顾虑重重。

  最后,中国仍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很多的发展中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里经营业务,风险的防范必不可少。与建立一个集采购、生产、研发、物流、销售“五脏俱全”的完整独资公司相比,生产基地无论规模多大,都相对容易管理,更何况还可以找到当地企业合资,进一步摊薄风险。即使万一失败要退出市场,损失也不会太大,而研发问题则过于敏感。

欧美企业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最近两三年,雪铁龙、大众、戴姆勒、通用及福特等欧美厂商纷纷在中国建立了独资研发中心。其工作重点并非简单为在华合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或为引进新车型做准备,而是战略性地将一些非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及整合任务,分配给中国的子公司独立完成,即把中国本地的研发地位提升到公司全球战略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中国越来越不满足只是“世界工厂”,政府明确提出要以“自主创新”作为整个工业发展的重点,并对与“研发”有关的项目和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外国车企要想在中国长期发展并生存的更好,企业是否将研发能力放在中国将是重点。因此,欧美车企纷纷顺势加大在中国的研发能力,如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泛亚)设立的研发中心。

无法回避的抉择

  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仅靠引进桑塔纳和捷达车型就在中国辉煌10余年的情况已成为永久的历史。纯制造型企业不断被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挤压出去,甚至离开中国市场,将是一个长期而必然的趋势。如果日本车企一成不变地固守于仅在中国大陆设立生产基地,而不是同时建立齐备的研发中心,那么即使在目前被待如上宾的某些南方城市,像富士康一样被迫腾笼换鸟的情况,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诚然,现在不论对成立研发中心说“yes”或者“no”,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但是对应该为企业长期发展进行战略规划的日本车企决策团队而言,迟早要面对这一问题,而且越早布局就越加主动。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