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 >> 技术天地 >> MRO行业应用 >> 正文
农网改造中导线经济截面的优化选择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0

24125.gif" width=270 v:shapes="_x0000_i1028"> (9)

  设 (10)

则Kj=Kj0L(11)

  例2:一条35kV线路输送6000kW负荷,功率因数0.8,Tm=4000h,τ=3500h,送电60km,试选择导线截面。

  采用j→K→S法:

故Kj=Kj0L=0.1959×60=11.75。将Kj代入(5)式:S=3500×31.5×60×6000(1+0.752)÷(10×11.75×4000×352)=107.54(mm2)

故选取导线为LGJ-120。

  用j→K→S程序选择导线截面和采用j值法所得结果相同。也可以在设计中知道线损率(本题中11.75%),如果认为这个线损率较大,可按当地允许线损率进行修正,最后用修正值选择导线截面。因此用这种方法是满足经济电流密度的最低线损率法。

2 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时的计算

  负荷沿线路的均匀分布这种情况在农村还是比较多的,此时线损率仅是同样负荷集中于末端时线损率的1/3,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同一截面导线,则在使用式(5)时,K值做相应变化即可,从(5)式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在同样线损率的情况下,均匀分布负荷时导线截面仅是集中负荷时的1/3。

  如果导线采用不等截面,则需要将负荷适当集中在某几段,然后按段选取从大到小不同的导线截面,见图2。

图2 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潮流计算图

  因线损率一定时,各段导线电流密度相等,线路最经济。

Si=Ii/j

  使用上述公式,可以分段计算出每段导线的截面。

3 结论和建议

  (1) 沿着j→K→S,再利用K来控制导线截面是降低线损率的有效办法。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线损率来选择导线截面,以利节省能源。

  (2) 计算公式中K值是指线路上的损耗率,在整个电网损耗中占有一定比例,K值取得过小时,虽对管理部门收效较大,但投资会增加,所以建议综合考虑这个问题。

上一页  [1] [2]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