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 >> 技术天地 >> MRO行业应用 >> 正文
浅谈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劣化及修正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0

安全运行情况截然不同。

  3 结论

  鉴于我国电线电缆标准技术委员会重新修订的GB/T 12706.1~4—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已与国际标准IEC 60502—1997接轨,10kVXLPE电缆的出厂例行试验的质量技术指标也已全面提升,对质量控制更加严格。这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有关绝缘水平设计所参照的行业标准已显滞后。另外该规范中有关高压电缆绝缘选择的分类及故障电缆持续运行的时间(引于IEC 183—1984和IEC 183—1965标准)不仅与国内电气运行所执行的原水电部电气事故处理规程中对不接地系统允许单相故障接地时间为2h的规定不一致,而且与新颁布的GB/T 12706.1~4—2002标准中规定的要求也不一致。该规定对绝缘等级B类的描述如下:“可在单相接地故障时作短时运行,根据JB/T 8996规定,接地故障时间不得超过1h,对于本标准包括的电缆允许更长时间的带故障运行时间,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8h,每年接地故障不超过125h”。

  笔者建议:对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有关电缆绝缘水平规定的条款进行调整或修正,尽快与国际标准和相关的国家标准接轨;对条文说明中的一些不确定提法应予删除,避免在概念上引起混淆。

  参考文献

  [1] 王伟等.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技术基础.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 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 GB/T 12706.1~4—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上一页  [1] [2]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