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 >> 技术天地 >> MRO技术文章 >> 正文
虚拟仪器中的数据管理技术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3


  (1)减少了数据冗余
  利用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不再是面向具体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所有数据集中管理,统一进行组织,存储和定义,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2〉数据实现了结构化
  系统中的数据是通过数据库系统相互关联的,数据库系统是以一定的形式构成的,因此这种数据关联不仅表示为属性之间的联系,而且也表现了实体之间内在的联系。
  (3)数据具有独立性
  在前面的数据管理方式中,数据与应用程序之间相互依赖。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不再同物理存储器上具体文件相对应,每个用户所使用的数据具有其自身逻辑结构。这种独立性给数据库的使用、调整、优化和进一步扩充带来了方便,提高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减轻了程序员的负担。
  (4)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作为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的共享资源,对数据的存取往往是并发的,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
  3)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在中央数据库数据模型及各部分功能模块方案确定以后,各部分功能模块只针对中央数据库,因此其开发调试工作可以独立展开,互不影响。
4、构建基于数据库的虚拟测试平台的方法
  4.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需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被测目标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功能。其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来源、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需求分析是设计系统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步骤。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与准确,决定了系统实现的速度与质量。
  4.2数据模型设计
  在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还只是现实世界的具体需求,通过将其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形成可供计算机使用处理的数据模型。在数据模型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具体的DBMS的数据支持,同时必须注意数据采集的硬件实现问题,这包括硬件实现的可能性、复杂度、可靠性、价格等因素。综合以上因素对设计的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4.3硬件系统设计
  根据选定的数据模型确定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控制器、主机箱、总线类型、仪器模块等部分的选择和连接方式。同时需要确定数据采集方案(包括预处理部分的硬件电路和算法〉、控制方案(包括控制电路、执行机构、相应的驱动程序、控制算法〉、决策方案(主要是算法设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