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 >> 技术天地 >> MRO技术文章 >> 正文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崛起 已形成创新集群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30

       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18日下午在上海举行。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说,经过对上海"张江药谷"的考察,突出的印象是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产业链开始衔接,多种创新模式已经建立,创新各要素方面开始部署,已经形成创新集群。

  上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分析说,过去五年间,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步提升。2005年,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6.1%。在生物医药产业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也显著提高。上海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结构调整、产业整合、企业购并等途径,进一步夯实了上药、复星和上实等企业在生物医药研发和生产的基础,涌现出现代制药、迪赛诺、实业科华、生物制品所等10多家销售收入2亿元的骨干企业,并培育出一批疗效独特、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

 
  在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快速涌现的同时,生物医药研发及专业服务业逐步壮大。积极吸引罗氏、诺华、礼莱等海内外研发机构落户,加速培育研发产业。药明康德、开拓者、睿星基因等企业逐步跻身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的亮点。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研发支撑体系,并面向全国输出服务。例如,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利用已构建的300种筛选模型,为全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近30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筛选服务。

  针对如何把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上海自主创新的示范引领区,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韩正在讲话中提出,要着力从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产学研合作上要有突破。通过加强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扶持和帮助,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二是在创新成果产业化上要有突破。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畅通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提高成果转化能力;三是在平台建设上要有突破。在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业化进程的服务平台的同时,进一步做强做好优势平台;四是在机制创新上要有突破。要围绕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大胆创新。 

  韩正表示,生物医药是上海"十一五"期间要积极推进的新兴产业,他希望上海以加快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带动

[1] [2] 下一页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