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 >> 技术天地 >> MRO技术文章 >> 正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真菌的脂肪酸组成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3

 摘  要:   选用固定液为FFAP的石英玻璃毛细管柱,设置合适的载气柱前压、分流比及程序升温,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采自云贵高原雪山、雪线附近土壤中的真菌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分离出真菌中的30多种组分,并鉴定出了主要的8种脂肪酸,筛选出能产生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四种真菌。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7%-420%,而且EPA的出峰时间仅为5905 min,只需10 min即可完成一次分析。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真菌;二十碳五烯酸(EPA)

中图分类号:O65771;O623617;Q936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近二十年生物化学、药理学、营养学的研究表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和促进大脑发育等特殊生理功效[1-3]。海洋性生物如海洋鱼类、海洋性藻类的油脂中含有丰富的EPA和DHA;另外,一些微生物在其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EPA和DHA。据文献[4-6]报道,产特种油脂的微生物主要有三类,即真菌、藻类和细菌等。真菌作为EPA和DHA的新来源,有无污染、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极有开发潜力。目前国内才开始对此进行研究,还未达到工业化生产阶段。为了监控真菌的发酵过程和筛选能产生EPA或DHA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菌株,必须有效、准确地测定真菌的脂肪酸组成。

    油脂中的脂肪酸组分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测定[7]。目前对植物油、鱼油、海洋生物的脂肪酸测定已有许多相关文献[8-11],而对真菌脂肪酸组成测定的报道则较为鲜见,而且也没有规范、统一的检测方法。本文在参阅文献[8-1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_捌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