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仪器仪表MRO网 >> 技术天地 >> MRO行业应用 >> 正文
电能表的由来及其发展
作者:全球MRO综合服务商    仪器仪表技术文章来源:全球MRO仪器仪表交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

来一个盘一个杯的转动元件,并且使用铝盘来代替铜盘。

    随着社会生活中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电能的交易日益频繁,电能表是衡量电能交易数额的计量器具,其技术性要求很高,既要求准确、更要求稳定,并保证长期可靠。上海作为全国最早使用电能和最早进行电能计量的大都市,电能表的使用和管理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日本衫山桌先生发明了时分割乘法器并且提出了其功率测量原理,实现了全电子化电能计量装置,并由日本横河株式会社生产了2885型数字功率变换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这个原理基础上我国研制出单相和三相电子式数字功率电能标准表。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模拟-数字转换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逐步完善,促使各种性能和各种功能的电子式电能表逐步成为电能计量的主力军,尤其是多功能电能表的智能化功能日趋完善。近年,在国外电子式电能表发展非常快,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各国以及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等西欧许多国家,其工商用户计费电能表已实现100%电子化。居民用户的计费电能表也正在逐步电子化过程中,如法国2001年起已停止购买安装感应式电能表;意大利在2005年已经将全部感应式电能表更新为自动抄表的电子式电能表;英国目前已有80%居民计费用表为电子式电能表。现在上海电网65%以上的居民使用了电子式电能表。

    在二十世纪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感应式电能表发展方向主要是在缩小体积和改善工作性能方面。二十世纪初,感应式电能表就得到了飞速发展。1905年出现了增加非工作磁路改进90°的方法,使电能表的各项参数有了很大提高。而后,随着一些性能较好的高导磁材料的出现,大大地减轻了电能表的重量并缩小了其体积,每只表的质量降到了1.5~2kg,而且降低了其功率消耗。从三十年代开始,电能表采用铬钢、铝镍合金代替原来的钨铜,并通过降低电能表转盘的转速来降低其损耗,同时改善了电能表的负荷特性。当时,国外的感应式电能表的过负荷能力达到600%以上,而且采用双宝石轴承和磁力轴承,使电能表寿命长达15~30年。感应式电能表的突出优点就是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维修方便、造价低廉,但是它也存在的许多缺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内容由全球仪器仪表MRO网http://www.80017.cn/ 提供!


注:如果你的电脑不可以直接下载,请右键点击以上文字或'免费下载'图标,然后选目标另存为,进行下载保存

(本文来源:全球仪器仪表MRO网)